2009-05-26 13:11 來源: 四川新聞網(wǎng)
![]() |
正在建設的向家壩水電站大壩
四川新聞網(wǎng)北京5月26日訊(王波 記者 楊光)為了確保向家壩水電站的大壩安全穩(wěn)定運行,連日來,中國三峽總公司邀請國內著名水電專家匯集北京,專題咨詢向家壩水電站二期工程壩基處理和大壩部分采用碾壓混凝土問題。專家們一致強調,在壩基處理和施工中要從最有利于永久安全的角度出發(fā)。
據(jù)了解,中國三峽總公司副總經理樊啟祥,兩院院士潘家錚,中國工程院院士陸佑楣、鄭守仁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向家壩水電站二期工程壩基處理和大壩部分采用碾壓混凝土專題咨詢會議。會議由中國三峽總公司總工程師張超然院士主持。會議分別聽取了中南院關于向家壩水電站二期壩基工程地質條件復核、二期大壩壩基處理和二期大壩部分采用碾壓混凝土,以及葛洲壩關于泄水壩段及消力池碾壓混凝土施工方案研究、水電四局關于廠房壩段碾壓混凝土施工方案研究、中國三峽總公司向家壩工程建設部關于二期圍堰及基坑度汛工作進展情況的專題匯報,并進行了認真討論,認為本次勘測和壩基處理研究工作全面、成果可信。
專家介紹,向家壩水電站攔河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最大壩高162米,要求具有相應的承載力,整體性、均勻性、抗?jié)B性和耐久性。向家壩壩址區(qū)地質條件復雜,根據(jù)招標設計階段有關審查意見,針對河床壩段壩軸線存在的190米勘測空白區(qū),中南勘測設計院補充進行了河床壩基專門性勘測,并開展了巖體物理力學試驗。在此基礎上,對壩基開挖方案選擇、大壩抗滑穩(wěn)定分析和基礎加固處理措施等進行專題研究,并聯(lián)合清華大學、武漢大學、河海大學和成都理工大學等科研院校,進行了多種數(shù)值分析計算,編寫完成了《向家壩水電站二期工程壩基工程地質條件復核評價專題報告》、《向家壩水電站二期工程大壩壩基處理專題研究報告》和《向家壩水電站二期大壩部分采用碾壓混凝土專題研究報告》。
針對向家壩水電站二期工程下階段工作,樊啟祥提出,要充分認識向家壩工程地質條件的復雜性。在下階段壩基開挖中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以早開挖早揭露早確定施工方案。在開挖中要高度重視抽水和施工道路問題,要進一步做好Ⅳ~Ⅴ類巖體揭露后向下進一步開挖的預案,以掌握施工的主動性。要做好細部結構的設計,設計院要明確碾壓混凝土回填基礎的技術要求,對壩基開挖齒槽及Ⅳ~Ⅴ類巖體變形對大壩底部可能產生開裂的風險,要主動做好防范設計工作,并安埋設觀測儀器,增加過程檢測手段,以全面掌握這部位的安全情況。要高度重視壩基的滲透破壞問題,切切實實對可能出現(xiàn)滲透的部位做好水泥化學復合灌漿施工,設計上要考慮留有復合灌漿作業(yè)的平臺和通道。樊啟祥表示,在向家壩二期壩基開挖到高程240米至230米后,要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對壩基處理問題做進一步的研究分析。
潘家錚指出,向家壩壩基地質條件十分復雜,在前期工作中未能完全查清,可以理解。設計院在向家壩二期基坑形成后,在業(yè)主和施工單位支持配合下,抓緊做了大量補充勘探、試驗、分析工作,十分正確和及時。應該認為,現(xiàn)在地質條件已基本清楚,可以作為設計和施工的根據(jù)。同時要看到,二期基坑內地質條件之復雜和不利是少見的,對這種特殊的地質條件,必須以合適的綜合措施來解決問題。贊成中南院提出的一些設計原則,即河床壩段建基面開挖以淺挖為主,盡量少影響好的巖體;對出露的破碎巖體,挖槽回填,挖槽的深度、寬度,視各壩段的具體情況擬定;以上游齒槽、下游抗力體、固結灌漿、帷幕灌漿和抽排減壓四者結合,作為壩體抗滑力量的主要措施,同時采用各種可行的能夠增加穩(wěn)定、減少滑動的有效措施,綜合解決問題,確保安全。對于向家壩重力壩的抗滑穩(wěn)定問題,應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不僅是提高其最終的抗滑安全度,更應改善在完建后和蓄水后正常運行中的變位、應力和屈服情況,建議進一步細化研究,凡有效和可行的措施建議盡量采用。另外,事前留有能在蓄水運行期方便地進行檢查和必要時進行處理的手段十分重要,建議進行專門研究布置。贊成齒槽及部分大壩底部混凝土采用碾壓混凝土施工,建議決策后抓緊按此布置,落實設計、溫控方式和做好施工準備。
陸佑楣院士和鄭守仁院士在發(fā)言中都強調,在向家壩二期工程壩基開挖過程中要進一步把地質情況查明,施工中必須從最有利于永久安全的角度出發(fā),在保證工程質量、安全的前提下精心施工,確保大壩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