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祥的精神內(nèi)涵非常豐富,其中包含的忘我境界和奉獻精神,對于我們科技工作者具有極其鮮明的現(xiàn)實意義,正是當下我們?nèi)ㄔO中原經(jīng)濟區(qū)所迫切需要的精神動力。”7月18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改平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張改平院士事務繁忙,出差半個月剛剛回到鄭州。“回來后我在許多媒體上看到關于老英雄李文祥的報道。一種塵封了這么久的精神被偶然發(fā)掘出來,仍然像鉆石一樣閃閃發(fā)光,感動了如此多的人,我認為原因就在于這種精神的純粹、純真、純凈。”
張改平院士說:“李文祥的身上,讓我們看到了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以及新時期‘平凡之中的偉大追求,平靜之中的滿腔熱血,平常之中的極強烈責任感’的‘三平’精神的光芒,這就是中原人的秉性。”無論是在戰(zhàn)火紛飛的革命年代,還是生產(chǎn)建設的和平時期,李文祥老人從沒有把個人的榮辱得失放在心頭。他忘掉的,是一種“小我”,呈現(xiàn)的,卻是一種“大我”。他所追求的,是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站在這種高度,一切個人得失再也不能干擾他的信念,在人生的各個重要關口,他都堅守著共產(chǎn)黨員的高尚情操,默默奉獻,不求索取,用平凡而偉大的行動,筑起了一座展現(xiàn)共產(chǎn)黨員先進性的豐碑。
張改平院士認為,這種忘我境界和奉獻精神,與科技工作者的終極追求一脈相通??蒲械倪^程充滿樂趣也飽含艱辛,在當前的社會變革大潮中,如果不能正確認識和對待個人利益得失,就難以靜下心來,全身心地投入到對科學真理的無限追求中去。從兩彈元勛鄧稼先、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到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這些著名科學家用自己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只有堅持你的追求,才會取得成功;只有純粹你的信念,才能成就偉大。 (高松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