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日,中國工程院醫(yī)療保健系列第29場報告會在工程院316會議室舉行,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神經(jīng)科主任醫(y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王玉平作了題為《中老年人的睡眠問題及對策》的專題報告,我院樊代明副院長主持報告會。
王教授首先介紹了睡眠問題造成的危害。他指出,睡眠障礙會對人體的生理系統(tǒng)、對人的精神心理活動、對工作、學習和生活產(chǎn)生很大影響,甚至引發(fā)社會問題。他告訴大家,從世界范圍看,我國居民失眠的患病率指數(shù)較高,為45.4,高于26.8的世界平均水平,反映出國民的失眠問題突出。
隨后,他介紹了睡眠的生理過程。正常的睡眠周期分5個階段,每個周期90-110分鐘,每晚有4-5個周期。接著,他詳細介紹了中老年人睡眠問題的現(xiàn)狀及特征。人在進入中老年后,失眠、睡眠增多,睡眠呼吸障礙、睡眠異常運動、睡眠行為異常、睡眠節(jié)律失調(diào)就成為常見的睡眠問題,患者的臨床特征表現(xiàn)為:夜間打鼾、睡眠行為異常、睡眠零亂、睡眠中憋醒、心律失常、食道反流、夜尿和夜間遺尿、夜間多汗;白天嗜睡、性格改變、性功能障礙、似醒非醒的幻覺、頭痛、口干、聽力失常、高血壓等。針對出現(xiàn)的以上各種睡眠問題,王教授介紹了治療方法。在內(nèi)科治療方面,要減少危險因素,如降血壓、消除心律失常、控制血糖等;要戒酒,進行體位訓練,氧療,注意減肥。在藥物治療上,可以選擇抗抑郁藥物、甲狀腺素、酰唑胺、宮黃體酮、吸興奮藥物等等,還可以進行經(jīng)皮電刺激、人工鼻咽氣道、舌牽引、口內(nèi)矯正等。在外科治療方面,要分期手術(shù),選取創(chuàng)傷、危險小,效果肯定的手術(shù)作為首選,如鼻重建術(shù)、懸雍垂軟腭咽成形術(shù)、下頜骨下部矢狀切開、舌骨前移術(shù)等。二期手術(shù)則包括雙頜前移術(shù)、下頜骨根尖下切開術(shù)、舌根部手術(shù)。
最后,他介紹了不寧腿綜合征(RLS)。RLS的患者常常表現(xiàn)為:入睡困難,白天疲乏無力、瞌睡。嚴重的可以整天存在,使患者焦慮不安、不能靜坐、抑郁、思維緩慢。其下肢反復突發(fā)難以言表、難以忍受的不適感,這種感覺多位于脛骨深部,也可以是大腿、足部、上肢;不適感迫使患者頻繁活動受累肢體,活動肢體可使這種不適暫時得到緩解;癥狀總是在靜坐或入睡前出現(xiàn)或加重,入睡后消失。治療此類疾病,通常要采用多巴胺能藥物、苯二氮草類藥物、阿片類,還有加巴賁丁、鐵劑、葉酸、B族維生素、擴血管藥等。進行物理治療則是今后新的方向。
聽完王教授的報告后,樊院長進行了精彩的點評,并談了自己的感受和對睡眠障礙治療的理解。
睡眠障礙在中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在現(xiàn)場交流階段,年紀較大的院士和家屬等提出問題,王教授和樊院長共同進行了解答。
工程院院士及家屬、院機關(guān)工作人員及致公黨中央機關(guān)、中國科學院機關(guān)、孔子學院總部、德勝街道辦事處的干部職工等約80人參加了報告會。
(常軍乾 吳曉東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