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科學報 記者:胡珉琦 時間:2014-02-14
“交通系統(tǒng)的意義,不在于滿足更多小汽車的需要,使駕車者出行距離更遠,能去的地方更多,出行速度更快,而在于將人與物帶至他們最該去的地方,在有限的地段內集中盡可能多數量與多類型的人與物,從而增大選擇的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出行。一言以蔽之,成功的交通系統(tǒng)使不必要的交通量達到最小?!?/P>
2014年北京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各代表團分組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針對整治交通擁堵這個“城市病”,提到北京擬建“空中小火車”,一時間成為了媒體熱議的話題。
事實上,近年來,國內特大城市試圖緩解快速機動化帶來的壓力,在技術和道路供給方面并不吝嗇,地鐵、輕軌、快速公交,甚至磁懸浮系統(tǒng),牽動了政府的巨額投資,打造城市立體交通,成為諸多地區(qū)高喊的口號。然而,這樣的努力究竟能否一勞永逸,還是只能提供短期擁擠緩解的策略?
擁堵根本在規(guī)劃
俗稱的“空中小火車”指的是單軌鐵路,它分為跨座式單軌和懸掛式單軌。據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介紹,單軌鐵路的路軌一般以混凝土制造,列車最長為4節(jié)車廂,每小時單向運力最高2萬人次左右。相較于其他軌道交通,單軌鐵路占地小,建造成本低,爬坡能力強,懸掛式單軌尤為輕巧,而且噪音小。
他說,跨座式單軌一般用于郊區(qū)與中心城區(qū)的連接線,而懸掛式單軌則用于大型購物、娛樂場所或者大型機場等的接駁與分流,或者作為城市、景區(qū)內觀光游覽的交通線。
重慶的輕軌2號線是我國首次引進的第一條跨座式單軌交通線路,于2005年開通運營。但王夢恕表示,在工程和造價方面,國內城市嘗試跨座式單軌一直存在爭議。他更看好成本造價更低、建設更靈活、也更環(huán)保的懸掛式單軌。
“不過,單軌鐵路只能作為公共交通的輔助措施,在那些客流不夠多、沒有經濟條件的城市,可以上單軌鐵路。但在大城市,必須以地鐵為主,地面可以使用有軌電車,再配以常規(guī)公交,局部可以安排空中軌道。”他更是提出,在綜合交通的理念中,鐵路進城應該走地下,與地鐵接軌,他舉例,在日本東京,有17條鐵路延伸到地下。
事實上,大城市在技術和道路供給方面一直在進行巨額投資,類似空中小火車這種制式的公共交通,只能算是“小修小補”“小打小鬧”。
盡管中國的大城市已經意識到公共交通的重要性,開始遵循公交優(yōu)先的原則,尤其是大力發(fā)展大運量的軌道交通,但是,公共交通的切入時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