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記者:張曄 時間:2014-06-16
“我們每年有20多顆的衛(wèi)星被送上天,明年天宮二號以及重達25噸的長征五號衛(wèi)星的首發(fā)運行將實現(xiàn)我國在近于太空能力上的突破,中國作為發(fā)展中國家能夠在比較短的時間內(nèi),取得了重大的進步,使世界各國對中國刮目相看,什么道理?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條就是航天隊伍有一種精神?!?/p>
6月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fā)軔來到南京理工大學,與青年學子對話“科技夢、國防夢、中國夢”。除了談及技術攻關外,戚發(fā)軔在報告中多次談到了航天精神的重要性。
他說,從設計通訊衛(wèi)星,到設計載人飛船,我國始終秉持著“自力更生”的航天精神,“說白了,就是要靠自己。材料、器械、器件等都要靠自己?!彼J為,世界各國的政治形勢瞬息萬變,不管在哪一方面依靠別的國家總會遭人掣肘,唯有自力更生方可自強不息。
為祖國的航天事業(yè)奉獻了一輩子的戚發(fā)軔載譽無數(shù),一直用“嚴謹、細致”來要求自己,而在青年學子面前卻一直強調(diào)寬容失敗?!昂教焓聵I(yè)是個高風險的行業(yè),我們做工作更多要秉持‘只能成功不能失敗’,但做高科技工作不可能百發(fā)百中,人總有失敗的時候,但要堅持努力,才能迎來最后的成功,‘失敗是成功之母’不是沒有道理?!?/p>
“技術沒有了可以學,甚至可以花錢買,但精神不在了就是對航天事業(yè)致命的‘傷害’,航天精神就是航天人的思想,精神丟不得。”戚老借此勉勵南理工的航天愛好者們?!扒嗄耆艘獜默F(xiàn)在起培養(yǎng)這種精神,這很簡單卻也最難做到,航天強國夢要靠擁有航天精神的年輕一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