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7 18:56 來源:光明網(wǎng)
光明網(wǎng)2月27日訊(記者 張佳興)今天上午,環(huán)保部召開2月份例行新聞發(fā)布會,介紹我國大氣污染防治有關情況。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在會上表示,最近五年京津冀和長三角區(qū)域PM2.5平均濃度得到明顯改善,其中“人努力”占80%以上,而“天幫忙”在20%以下。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發(fā)布實施以來,各地區(qū)各部門共同努力,“大氣十條”目標全面實現(xiàn),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改善明顯。但網(wǎng)上有部分聲音認為“天幫忙”起到了關鍵作用,究竟幾分“靠風吹”幾分“靠打拼”?對此賀克斌院士做出了回應。
賀克斌院士:空氣質(zhì)量持續(xù)改善“人努力”貢獻80%以上
2016年初,按照國務院要求,中國工程院組織了50多位院士專家,針對“大氣十條”實施頭三年的情況進行了中期評估。
賀克斌介紹說,當時對“大氣十條”實施的結果做了一個預判。到2017年底全國和重點地區(qū)完成“大氣十條”的空氣質(zhì)量改善的顆粒物濃度降低目標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存在兩個非常突出的問題:第一個是北京市要完成PM2.5年均濃度降到60微克/立方米左右,難度很大,必須要下決心采取更強有力的措施,全面推進區(qū)域聯(lián)防聯(lián)控;第二個問題,就是冬季的重污染天氣非常突出,必須下大力氣來降低采暖期的重污染峰值。
“針對評估結果和建議,環(huán)保部當時會同了相關部委和省市,加緊研究相關措施。第一個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qū)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第二個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qū)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方案。”賀克斌表示,在這兩個方案的起草過程中,組織了專家對方案實施效果進行了預評估。
據(jù)悉,當時預評估的結果表明,假定2017年的氣象條件與2016年的情況基本相當,那么全面落實兩個方案之后,北京市的PM2.5的濃度可以由2016年的73微克/立方米降到62-65,平均到63微克左右。
“也就是說,如果氣象條件一樣的話,2017年通過這兩個方案的實施可以基本實現(xiàn)‘大氣十條’,包括工程院中期評估提出的難點,就是北京60微克左右?!辟R克斌進一步說道。
2017年北京市PM2.5年平均濃度為58微克/立方米,較上年下降了1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5%。賀克斌以北京為例,“從73微克/立方米降到63微克/立方米是減排措施的結果,而從63微克/立方米進一步下降到58微克/立方米,超過了當初預判結果,主要原因是2017年的氣象條件跟2016年相比更加有力做出的貢獻?!?
賀克斌進一步分析認為,2017年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整個下降了15微克/立方米,這15微克里面,人努力大約占了70%,而天幫忙的貢獻大約占了30%。
最近有關氣象、環(huán)境、能源多個領域的專家、院士對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qū)域,如京津冀、長三角區(qū)域開展了空氣質(zhì)量改善的氣象因素進行了定量分析。
初步結果顯示,相比于2013年,2017年受氣象條件轉好因素影響,京津冀PM2.5平均濃度下降5%,長三角區(qū)域PM2.5平均濃度下降7%。從監(jiān)測數(shù)據(jù)表明,這五年京津冀PM2.5平均濃度下降了39.6%,長三角PM2.5平均濃度下降了34.3%。賀克斌介紹說,“按照這兩個數(shù)據(jù)來看的話,這兩個重點區(qū)域在最近五年(PM2.5平均濃度)降幅當中,人努力占了80%以上,而天幫忙在2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