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wǎng) 記者:高飛 時間:2013-03-22
2013癸巳年清明公祭黃帝大典將于4月4日(清明節(jié))在陜西省黃陵縣橋山黃帝陵祭祀廣場舉行。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大師張錦秋著文《耕耘好民族的精神家園》,回顧了黃帝陵保護、祭祀與建設的歷史,力倡把黃帝陵建設成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
公祭黃帝陵 凝聚中華民族力量魂魄
《耕耘好民族的精神家園》一文詳細解讀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對黃帝陵進行保護、整修的理念和實施過程,闡明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這種文化認同,凝聚了中華民族力量的魂魄。
張錦秋在文章中寫道:清明公祭黃帝典禮已成為具有廣泛影響和感召力的民族盛典,祭陵活動已成為弘揚民族文化的圣壇。對民族始祖的認同,深刻地反映出對歷史文化的認同,這種認同凝聚了中華民族力量的魂魄。
實現(xiàn)“中國夢”黃帝陵保護任重道遠
習近平總書記在闡述“中國夢”時曾說:“我以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張錦秋在《耕耘好民族的精神家園》一文中也提出,為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應該看到在保護和建設黃帝陵環(huán)境方面我們還任重而道遠。
在陜西省委、省政府領導下,黃帝文化園區(qū)規(guī)劃即將完成。按此規(guī)劃,將進一步嚴格保護陵區(qū),繼續(xù)清除各種違章建筑,優(yōu)化美化環(huán)境以增強圣地感;配合城際鐵路和動車鐵道的建設,建好園區(qū)西南和東北兩個主出入口,進一步完善園區(qū)的交通組織;修建游客服務中心等必要的建設和服務設施。
陵區(qū)以外,在不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前提下適當興建文化旅游項目,黃陵縣城按照其總體規(guī)劃,行政中心正在西遷,縣城向西發(fā)展新區(qū),對老城進行改造,使之成為文化園區(qū)的組成部分。
保護黃帝陵 我們的歷史責任
在《耕耘好民族的精神家園》一文中,張錦秋深情說到,陜西人是黃帝陵的守陵人,把黃帝陵保護好、建設好、管理好是我們的歷史責任。要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實際行動在黃帝陵耕耘好這座民族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