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7日,美國國際AOAC官方網(wǎng)站消息:國際AOAC分析化學家協(xié)會(AOAC INTERNATIONAL)宣布將2014年度哈維•威利獎(Harvey W. Wiley Award)授予龐國芳院士,以表彰他在分析化學領域作出的杰出貢獻。龐國芳院士將于2014年9月7-10日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博卡拉頓市舉辦的第128屆國際AOAC年會暨博覽會開幕式上接受該獎項-AOAC最高科學榮譽獎,并將在哈維•W•威利獎研討會上發(fā)表獲獎演講。
每年頒發(fā)的哈維•威利獎是國際AOAC最負盛名的科學榮譽獎,以表彰那些在推進分析方法技術方面做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該獎項設立于1956年,用于紀念國際AOAC創(chuàng)始人哈維•威利(1844年10月30日-1930年6月30日)。他是1906年美國第一部“純食品和藥品法”的奠基人。這部法律奠定了美國現(xiàn)代食品和藥品法的雛形與骨架,直接催生了舉世聞名的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后來,哈維•威利也被譽為“純食品和藥品法之父”。 該獎項每年只頒給一名科學家或團隊,龐國芳院士是設立此獎以來第58位獲獎科學家,也是第一位獲得此殊榮的中國學者。
龐國芳院士現(xiàn)為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中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副主任,致力于食品科學檢測技術理論與實踐的研究。該獎項肯定了龐國芳院士在農產品農藥殘留分析研究方面的杰出貢獻。自1985年起,他一直在農產品和食品檢驗領域工作長達30年,特別關注農藥和獸藥殘留方面的研究。他帶頭研究建立了一套檢測體系幫助中國蜂蜜、雞肉、糙米、茶葉進入全球市場。他還組織領導了3次17個國家63個實驗室參加的國際AOAC協(xié)同研究,并建立3項國際AOAC方法。最近,他正在開發(fā)一種一次樣品制備、同時檢測水果和蔬菜樣品中多達1138種農藥殘留物及其它污染物的氣相色譜-質譜和液相色譜-質譜檢測新技術。龐國芳院士領先成就包括:
開發(fā)了國際AOAC方法—同時測定農產品中擬除蟲菊酯類多殘留氣相色譜法(Official MethodSM 998.01)
開發(fā)了國際AOAC方法—監(jiān)控雞肉中的氯羥吡啶獸藥殘留液相色譜法(Official MethodSM 2003.04)
開發(fā)了中國蜂蜜中300多種農藥殘留測定方法,包括利用穩(wěn)定碳同位素方法證明“中國”蜂蜜實際上來源于中國的花粉。
開發(fā)出中國第一個用于農產品中1000多種農藥殘留色譜-質譜聯(lián)用技術系列高通量方法
組織11個國家和地區(qū)30個國際實驗室參與國際AOAC協(xié)同研究,開發(fā)了茶葉中653種農藥多殘留高通量分析技術。
此外,他有8部食品安全科技專著在國內外出版,發(fā)表論文100多篇。
龐國芳院士2007年榮獲國際AOAC資深專家獎,1998年和2003年榮獲國際AOAC合作研究獎、國際 AOAC副仲裁獎和國際AOAC研究導師獎,2013年AOAC ERP評審專家獎。自1994年起,成為AOAC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