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24日,第二屆世界科研誠信大會在新加坡舉行;來自全球近60個國家和地區(qū)以及部分國際組織的350多名代表出席了會議。會議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和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共同承辦。
大會舉行了開幕式、三次全體會議、三次分組會議和閉幕會議。三次全體會議的主題分別是科研領導者面臨的誠信挑戰(zhàn)、建立國家和國際科研誠信體系以及探索、共享與推廣最佳實踐。兩個單元的分組會分別圍繞國家和國際科研誠信體系、行為準則、開展負責任研究的培訓和與作者和編輯有關的科研誠信問題四個主題進行;另一個關于科研誠信熱點問題的特別分組會,分別就氣候變化爭論中的誠信、數(shù)字時代的誠信和兩用技術研究中的誠信問題展開了討論。在閉幕會議上,代表們就“關于符合專業(yè)標準的負責任研究根本原則的世界聲明”,即《科研誠信新加坡聲明》展開了熱烈討論。該文件根據(jù)代表們的反饋意見進行了修改,并已于9月22日正式發(fā)布。
在大會開幕的前一天,來自亞洲和歐洲國家部分科學院的代表參加了題為“加強科研誠信——亞洲和歐洲科學院的作用”的研討會。大會正式會議結(jié)束后,許多代表分別參加了為期一天的以科研不端行為的調(diào)查、制定科研行為準則、開展負責任的研究行為教育和編輯出版工作為主題的四個研討會。據(jù)悉,以代表發(fā)言摘要為主的會議論文集將于明年初正式出版,其中還會收錄國際出版?zhèn)惱砦瘑T會(COPE)組織編寫的《作者指南》;此后,還將出版會議論文集的中文版。
這次會議相對于2007年9月在葡萄牙里斯本舉行的首屆世界科研誠信大會有三個特點,一是與會代表中有更多的國際組織、政府部門和教育科研機構(gòu)的負責人,二是發(fā)言討論的內(nèi)容集中于各國科技教育界普遍面臨的問題和相應的對策,三是安排了更多的會議發(fā)言,促進了關于不同國家和機構(gòu)科研誠信建設情況與工作思路的充分交流。
科技部科研誠信建設辦公室、中國科學院科研道德委員會和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中國科協(xié)常委會科技工作者道德與權(quán)益專門委員會都派出了人員與會。天津大學校長龔克在大會全體會議上作了題為“中國的大學如何應對科研不端行為”的主題發(fā)言,浙江大學校長楊衛(wèi)、科技部科研誠信建設辦公室孫平和中國知網(wǎng)科研誠信管理系統(tǒng)研究中心孫雄勇、耿崇分別在分組會上作了專題發(fā)言。
(科技部科研誠信建設辦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