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副院長 杜祥琬
尊敬的延東國務委員、各位領導、同志們:
科學道德是國際科技界、教育界普遍關注的問題;良好的科學道德和學風是科技工作者的基本素質(zhì)。加強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對我國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工程院院士們肩負著黨和人民的重托,不僅在專業(yè)技術上做出重大貢獻,而且在科學道德方面也應該成為表率。今天我匯報3點:
1、工程院以院士隊伍的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為重點
當前院士隊伍的科學道德建設受到社會的高度關注,充分反映社會對院士隊伍發(fā)展的期待。中國工程院從建院開始就把加強院士的科學道德建設放在重要地位,而且在1997年專門成立了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本著“院士自律、完善制度、弘揚楷模、社會監(jiān)督”的精神工作,以多種方式弘揚科學精神,同時,先后頒布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科學道德行為準則》、《中國工程院院士科學道德行為準則若干自律規(guī)定》、《中國工程院關于對涉及院士科學道德問題投訴件的處理規(guī)定》等文件。規(guī)定中明確了對各種涉及違反科學道德行為準則情況的處理辦法,幾年來,也正是按照這些制度工作的。近年來遇到的一些事例,使我們感到加強科研團隊(包括院士的助手和學生)科研誠信教育,完善必要的制度和改進評價體系的重要性。
最近幾次院士增選工作后,我院都專門給新當選院士們發(fā)一封公開信,指出每位當選院士,都是中國人民的普通一員,沒有任何特殊的權利,只有肩負中華民族振興與發(fā)展的特殊責任。希望他們不辜負國家和人民的期望,并提出了8條共勉。工程院同時向新當選院士所在單位提出建議,希望各部門繼續(xù)在政治上、思想上更加嚴格要求他們,及時提醒他們的不足;不要安排他們參加本學科領域以外的活動,避免過多分散精力;對院士的宣傳要恰當,避免炒作,也不宜把過高和不適當?shù)奈镔|(zhì)待遇加到院士身上等。
為保證院士隊伍的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中國工程院正在開展《中國工程院院士隊伍建設研究》。該項研究由我院主要院領導直接掛帥,把與院士科學道德建設的相關問題作為一個單獨的專題進行研究。今年院士大會期間將征求全體院士們的意見,并在會后征求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補充完善,力爭在9月底完成報告,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指導我院在規(guī)范院士制度、完善院士增選、建設院士之家等方面的工作,以促進院士隊伍的健康發(fā)展,積極發(fā)揮院士群體作用,為我國工程科技發(fā)展、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作出貢獻。
2、努力加強我國科技界的科研誠信和學風建設
院士群體是科技界的組成部分。加強科技界的科學道德建設是我國科技共同體(包括工程院)的共同責任。目前,我國科技界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加強科學道德建設是科技界的一項基本建設,既是戰(zhàn)略性的長期任務又具緊迫性。
在去年6月的工程院全體院士大會上,院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做了“進一步加強工程院和工程科技界的科學道德建設”的報告。在9月中國科協(xié)主辦的“科學道德論壇”上,做了“科技繁榮與科學道德”的主旨報告,系統(tǒng)歸納了我國科技界在科學道德和學風方面存在的十三類問題,存在問題的六個根源,提出了從教育、制度、監(jiān)督、法制四個方面構建我國科技誠信建設工作體系的十六點建議(并報國務院、科技部)。
延東國務委員在
3、促進全社會的誠信建設。
科技界是全社會的一個群體??萍冀绲恼\信建設既離不開全社會的大環(huán)境,同時也對全社會的誠信建設負有責任。近些年來,在我國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社會價值觀的多元化,精神文化建設的缺失,社會上不正之風帶來的公信力下降,從學生的誠實,到企業(yè)的誠信乃至領導干部品行,出現(xiàn)問題屢見不鮮,值得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可或缺的支柱,是國家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要素,是民族振興的不竭動力。也是逐步改善科技界誠信建設面貌的治本之策。
工程院建院16年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關心和支持下,社會各界的關心和監(jiān)督下,在科學道德建設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經(jīng)驗。我們將以本次延東國務委員召開會議為契機,與全國科技界一道共同努力,進一步加強工程院和科技界的科學道德建設,不辜負黨中央、國務院和全國人民的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