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主任 謝克昌
2012年2月25日
首先,我代表中國工程院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向各位新當選院士表示祝賀。
當選院士,無疑是人生道路上的重大轉(zhuǎn)折點。既是榮譽,又是責任。我想,當選后的兩個多月,你們應該已經(jīng)感受到了,自從當選名單公布之日起,社會對你們的關注度就大幅度提升了,你們迎來了許多的鮮花和掌聲。同時也應該意識到,你們的責任更大了,不僅體現(xiàn)在本職崗位上,而且還要以院士的身份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你們的一言一行不僅僅影響你本人,而且會與中國工程院院士隊伍的形象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翱v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工程院對院士隊伍的科學道德建設一直十分重視。1997年成立了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道德委員會本著“弘揚楷模、完善制度、院士自律、社會監(jiān)督”的原則開展工作。“弘揚楷?!?/B>就是要大力弘揚院士的科學精神和科學道德。胡錦濤總書記指出:“長期以來,兩院院士作為全國科技大軍的領軍人物,崇尚科學,敬業(yè)奉獻,為我國科學技術事業(yè)發(fā)展、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兩院院士真正是祖國和人民的驕傲! ”把院士中的典型代表向社會廣泛宣傳,提升了院士群體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公信力,在科技界樹立了楷模。多年以來,中央各媒體對院士的宣傳工作引起了很好的社會反響;“完善制度”就是要建立健全有關院士隊伍科學道德的制度規(guī)定,使院士們在科學道德方面有章可循。1998年工程院頒布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科學道德準則》,2001年又頒布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科學道德準則若干自律規(guī)定》,以指導院士的科學道德行為。2002年徐匡迪院長對院士提出了五個“不希望”。從2003年開始,每次院士增選結(jié)束后,工程院都要向新當選院士發(fā)出公開信,指出每位當選院士都是中國人民的普通一員,沒有任何特殊的權(quán)利,只有肩負中華民族振興與發(fā)展的特殊責任。希望他們不辜負國家和人民的期望,并提出了八條共勉?,F(xiàn)在,道德委員會正在著手將院士科學道德的兩項規(guī)定合并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科學道德守則》;“院士自律”就是要求院士按照有關規(guī)定,嚴格要求自己。這是院士隊伍科學道德建設的關鍵所在,下面我會專門講述;“社會監(jiān)督”是他律,就是當選院士后,要接受社會各界的監(jiān)督,這也是保證院士隊伍科學道德建設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當然,我們也看到,社會監(jiān)督也是雙刃劍,個別媒體不負責任的炒作,影響公眾視聽,影響院士的聲譽,這是我們所不希望的。
經(jīng)院領導研究,在今天新當選院士培訓班上,我向各位新當選院士著重講有關院士自律的問題,即工程院對院士在科學道德方面的要求。
一、 對新當選院士的總體要求
科學技術事業(yè)是崇高的事業(yè),科學道德是人們從事科學技術活動時必須遵循的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革命性力量”。不斷加強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是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需要,是國家和人民的希望,也是院士們的共同心聲。中國工程院院士作為國家工程科技界最高榮譽稱號,更應在科學道德上成為楷模。院士要自覺珍視和維護這一榮譽,自覺抵制違反科學道德的風氣和行為。在中國科學技術的殿堂里,涌現(xiàn)出錢學森、朱光亞、侯祥麟等老一輩科學家,他們將畢生精力貢獻給我國工程科技事業(yè)的發(fā)展,在科學技術界乃至在全社會樹立了光輝的楷模。新當選院士要以老一輩科學家為榜樣,遵守院士的科學道德各項要求,不得做出有損于院士及中國工程院形象的行為。作為工程院的首任院長,朱光亞院長在工程院剛成立時就提出,要保證工程院的質(zhì)量,注重院士隊伍的建設。他曾囑托徐匡迪老院長:“工程院最重要的就是要堅持院士標準,把好入口關”。當選了院士等于過了入口關,但要維護工程院的形象,保證工程院的質(zhì)量還必須身體力行,以身作則,進一步加強自律,恪守科學道德。
二、 要注意發(fā)揚學術民主,努力培育新人
追求真理是科學的真諦。當選院士,是對你在自己的專業(yè)領域取得優(yōu)異成就的充分肯定。但是,這不意味著在這一領域各方面你都強于他人,要做到在本人熟悉的專業(yè)領域不以權(quán)威自居。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倡導和發(fā)揚學術民主,營造寬松的學術環(huán)境。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平易待人,反對專橫武斷、盛氣凌人的作風。對各種學術觀點,特別是與本人不同的觀點,要采取歡迎態(tài)度,開展公平討論,不應草率地否定他人的意見,不得壓制不同學術觀點。對不熟悉的專業(yè)領域不能輕率表態(tài),以防誤導。
當他人對你或與你有關的科技工作及成果提出評論、質(zhì)疑和批評時,要認真研究對方意見,冷靜客觀對待,必要時做出實事求是的回應或說明。對于你過去的學術觀點如果被證明有誤或工作中被證明有缺失,要勇于承認,認真糾正,不文過飾非。
科學事業(yè)是在不斷創(chuàng)新中向前發(fā)展的,當選院士后,仍要不斷學習,更新和拓寬自己的知識,適應新形勢要求。同時,科學研究事業(yè)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要積極參加科學技術普及活動,宣傳科技知識,弘揚科學精神;要甘為人梯,努力培育新人,為新人的成長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支持自己的學生和同行超過自己。
三、 要尊重他人研究成果,帶頭反對學術不端
現(xiàn)在,科研誠信缺失,學術不端行為屢屢發(fā)生,在學術界引起強烈反響。院士隊伍也很難完全獨善其身。十幾年來,我院收到過對院士科學道德方面的投訴,有些還在媒體上公開。雖然多數(shù)投訴與事實有出入或不屬實,但的確存在個別院士或疏于自律,學風不嚴謹,或?qū)ψ约旱目蒲袌F隊疏于管理、教育不力以及兼職過多造成不能盡責等。個別院士的問題雖然不能對院士的整體質(zhì)量造成實質(zhì)性影響,但其社會影響卻不容低估。為此,我們強調(diào),院士的學風道德不是小事,要引起充分重視。
工程院要求,院士在與他人(包括學生、助手)合作共事時,要尊重他人勞動成果和知識產(chǎn)權(quán)。凡是與他人合作或在他人已有成果基礎上開展的工作,必須如實說明;凡是引用他人著作、論述、觀點的,必須明確指明出處;如引用尚未公開發(fā)表的內(nèi)容,應事先征得作者本人的同意,并在文中予以注明。
在發(fā)表與他人合作完成的科學技術成果(論文、報告、著作、報獎等)時,應根據(jù)本人在工作中所起的具體作用,區(qū)別不同情況,實事求是地確定署名和排名。對自己署名的成果,須負相應責任;對于本人未參與的工作或研究成果,不得以任何借口要求、暗示或應他人要求署名。應要求自己的學生、助手在未經(jīng)本人認真審閱的情況下禁止代院士署名。
要堅決抵制學術上的剽竊、欺詐、一稿多投等學術不端行為。要對本人的學生和身邊工作人員加強學風道德教育,嚴格制度,強化管理,努力培育德才兼?zhèn)涞目萍紙F隊。如有違反科學道德行為的,要對其進行幫助教育,不能聽之任之。對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要承擔教育和管理失職的責任。
四、 要積極服務社會慎重對待兼職
根據(jù)國家、部委、省市等的要求,圍繞國家主要工程科學技術問題及重大科學技術發(fā)展規(guī)劃、計劃、方案及其實施提供戰(zhàn)略咨詢,開展科技服務,引領學術發(fā)展,發(fā)揮工程科技思想庫作用是工程院的重要職能。實現(xiàn)這些職能要靠全體院士的共同努力。新當選院士年齡相對年輕,精力更充沛,希望你們增強社會責任感,在工程院這個更大的舞臺上和更高的層次上開展咨詢研究及學術活動,在發(fā)揮工程院在工程科技思想庫作用方面貢獻力量。
當選院士后,你們會收到來自許多方面的兼職邀請,其中,絕大多數(shù)是希望你們以自己的智慧為他們所在領域的發(fā)展貢獻力量。這是正常的請求。但是希望院士們,一定要正確對待這些請求,要在努力完成本職工作的前提下適當兼職。在兼職的抉擇中要注意量力而行,取得的報酬要與付出的勞動相適應,并依法納稅。希望切記的是,如果兼職過多,超過了你精力的極限,就會適得其反,不能充分盡責的職務切勿兼任。同時還要注意謝絕把院士作為花瓶,不接受無實質(zhì)工作內(nèi)容和責任的掛職、兼職。關于這一問題,朱光亞老院長就有明確指示:“院士不是職稱,不是職務,只是一個榮譽稱號,不能作為一種稱謂使用”。
院士會經(jīng)常收到參加相關評審、鑒定等活動的邀請。參加本專業(yè)領域范圍內(nèi)的鑒定、答辯、評審、評獎等活動時,必須實事求是,認真負責。要堅持原則,不徇私情,客觀公正地作出評價,明確表達意見,并對之承擔責任。如有重大不同意見應拒絕簽名或?qū)懨鞅A粢庖?。在上述活動中,如涉及到自己親屬的(夫妻、子女、兄弟、姐妹等),應說明情況,自行回避。應謝絕參加與本人專業(yè)無關或不熟悉專業(yè)的鑒定、答辯、評審、評獎等活動。
五、 要正確對待社會監(jiān)督抵制來自各方面的炒作
院士受到來自社會各方面的投訴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在投訴的問題中既有院士自身存在某些不足,也有投訴人受到自身對情況了解的限制,對某些問題片面或狹隘的誤讀,還有站在不同立場對同一問題有不同解讀,也有極少數(shù)屬惡意投訴。當院士受到投訴后,要積極配合院道德建設委員會對投訴的受理工作。對于社會各界的批評意見,要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原則虛心借鑒,必要時作出實事求是的答復,不得打擊報復。對于惡意投訴,要采取恰當方式旗幟鮮明地做出回應,以維護院士的形象。
“院士”是工程科技界最高榮譽性稱號,不得以“院士”稱號從事商業(yè)性的廣告宣傳活動。工程院曾發(fā)現(xiàn)一些企業(yè)在院士不知情的情況下,打著院士的名義為自己的產(chǎn)品做廣告,欺騙和誤導消費者。在此我們也提醒院士,如發(fā)現(xiàn)有假借本人名義進行廣告宣傳活動的,要堅決揭露和抵制,或通過媒體予以澄清。
當今,大家還要特別注意正確應對媒體。個別媒體為炒作需要,有意曲解或斷章取義地報導院士講過的話,發(fā)表的觀點,吸引公眾眼球,不得不防。
院士們的科學精神和先進事跡是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的寶貴精神財富。采取多種形式大力弘揚院士們的科學精神和道德風尚,是道德委員會促進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接受采訪介紹本人成就時,要實事求是,并客觀地反映他人或集體的作用。對于在報刊上發(fā)表的采訪文章,本人要審閱、把關。
六、 要嚴格要求自己,維護院士榮譽
維護院士和中國工程院的榮譽是每位院士應有的責任。每位院士都要嚴格要求自己,自覺維護院士榮譽。如果院士的個人行為有違科學道德,損害國家利益甚至觸犯國家法律時,將視情節(jié)輕重,依照有關規(guī)定和《中國工程院章程》給予嚴肅處理,包括告誡談話、內(nèi)部批評、公開通報,直至取消院士稱號。當然,這些都是我們所不愿意看到的。發(fā)生科學道德方面的問題,對院士本人的名譽會產(chǎn)生很大的負面影響,同時也會在院士內(nèi)心造成長時間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科學道德是一條科技工作者不可觸碰的紅線。在社會上存在各種不良風氣的情況下,保持潔身自愛是彌足珍貴的。
針對當前社會上對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反映強烈這一突出問題,中國科協(xié)與教育部共同組織了在研究生中開展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活動,這項活動在社會各界引起積極反響,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經(jīng)過協(xié)商工程院也將作為協(xié)辦單位參加進來。我院師昌緒、袁隆平、黃伯云、杜祥琬等院士積極參與,精心準備,他們的報告受到研究生的普遍熱烈歡迎。中央和國務院領導同志對此項活動給予了充分肯定并作出重要批示。
各位新當選院士也要為樹立工程院良好社會形象做出貢獻,為此希望全體新院士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在本單位、本行業(yè)、本領域至少作一次關于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的宣講,以實際行動樹立崇尚真理、求真務實的良好社會形象。
各位院士,一個國家要自強于世界民族之林,需要有一代又一代的新人傳承崇高的科學精神、人生觀和世界觀。堅守院士的科學道德,不僅是維護院士的榮譽,也是在中國科技界樹立良好學風道德的需要,是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需要,任重而道遠。希望新當選的院士,以院士中的先進典型人物為榜樣,立德立言,扎實工作,友直友諒,樹立楷模,不辜負黨和國家寄予的厚望,完成好歷史和人民賦予院士的重任。
作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履行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神圣職責中,不辜負黨和國家的信任,無愧于工程科技界最高學術稱號的榮譽,發(fā)揚科學精神和優(yōu)良學風,樹立高尚的職業(yè)道德,努力促進科技進步,攀登科技高峰!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