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記者:劉莉 時間:2012-12-03
一生為摘掉“肝癌大國”而努力、91歲高齡的吳孟超,我國噴射冶金技術開拓者、原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世界計算機領域最高獎“圖靈獎”得主、美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11月30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2012年首都高??茖W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上,3位著名科學家與6000多名首都師生一起談科學、談人生、談道德。
中國科協(xié)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陳希出席活動并致辭。會議由教育部部長袁貴仁主持。陳希在致辭中說:“一個有科學道德的人,才會是一個有科學成就的人。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不唯權、不唯私、只唯實,取得了令人敬仰的科學成就,也沉淀了代表科學家精神氣質(zhì)、引領科技發(fā)展進步的科學道德規(guī)范?!彼M贻p師生“學習科研規(guī)范、遵守科學道德,把科學道德內(nèi)化為終身堅守的人生信仰”。
“和在座的大多數(shù)同學一樣,我也是個‘90’后。我這一輩子就做了一件事,就是建立肝臟外科與肝癌做斗爭。”回顧自己的經(jīng)歷,吳孟超說自己最大的感受是做人要誠實、做事情要踏實、做學問要扎實,而且一定要明確自己的奮斗目標和人生理想,并不斷為之努力。他說自己一生的目標和理想,是早一天摘掉戴在中國人頭上的“肝癌大國”的帽子,讓人民健健康康地生活。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和理想,老人努力了半個多世紀,“但是由于我們還沒有徹底解決肝炎和肝癌問題,所以盡管91歲了,我還要繼續(xù)干下去”。
“科學精神的真諦在于求真,人文情懷的根本就是求善?!毙炜锏吓c師生們分享了自己學習國內(nèi)外眾多科學大師風范的體會,論述了科學精神與人文情懷對科學工作者的重要性,強調(diào)科學工作者必須要有奉獻精神,必須樹立科學道德與遵守學術行為規(guī)范。他用182年前耶魯大學編寫的《耶魯報告》里關于人才培養(yǎng)的話勉勵年輕師生:“我們培養(yǎng)的人不僅要在專業(yè)上出類拔萃,更要具備全面知識并擁有高尚的品德,這樣才能成為社會的領軍人才,并在多方面有益于社會。他的品質(zhì)使他能在社會各階層散播知識之光?!?/P>
姚期智通過講述自己認識的一些科學家的故事,告訴年輕師生們,要想成為好的科學家,在“求真求善”的基礎上還要“求美”。他認為“求美”包括勤奮、堅持、質(zhì)疑、專注、盡善盡美等?!氨仨氁蚯竺赖姆较蚯斑M,你的科學研究才能不斷有提升空間,讓自己變成更好的科學家,甚至讓你能夠達到高瞻遠矚,大巧不工的地步?!?/P>
據(jù)介紹,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努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科協(xié)、教育部、中科院、中國社科院、中國工程院決定,在去年成功開展宣講教育的基礎上,今年繼續(xù)在全國范圍對新入學的研究生、高年級本科生、新入職教師和科研人員,以及新上崗的研究生導師,進行科學精神、科學道德、科學倫理和科學規(guī)范的宣講教育,引導他們成為優(yōu)秀學術道德的踐行者和良好學術風氣的維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