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堯
我是一名大學生,是《曾蘇民傳》的忠實讀者。曾院士杰出的科學成就、頑強的攀登精神和人格魅力正在激勵著我。讀完《曾蘇民傳》,我的感觸良多。
曾蘇民,一個山里的孩子,生長在湖南雙峰縣那塊貧瘠的土地上。山地雖然貧瘠,他還是從中吮吸了足夠的乳汁。他為了求學,步行三天三夜,去到省城長沙。侵略者的炮火嚇不退他對夢追求的腳步,戰(zhàn)爭的烽煙只會堅強他求學的意志。為了祖國強大,他始終埋頭“啃”書,象海綿一樣吸收知識,壯大自己。他從技術員、車間主任做起,直到挑起副總工程師、總工程師的重擔,直至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他不畏艱險,在科學的懸崖陡壁上攀登;他不怕失敗,多次發(fā)生可怕的墜落,舔舐完傷口后爬起來又攀登。沒人告訴他峰頂有多遠,攀登的路上有多少坎坷和陷阱,前面都是路,又都不是路,沒有參照物,沒有指路燈,有浩瀚無垠的沙漠,有望不到頭的冰川,但他憑著自己的智慧和毅力,終于登上了峰頂——當代模鍛技術的高峰,把一面屬于中國的旗幟——曾氏原創(chuàng)理論——穩(wěn)穩(wěn)地插在國際材料科學界。他不僅自己進步,還帶出一大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人才。他不“壟斷”先進技術,把知識據為己有,而是“和盤托出”,全部傳授給他的學生們。他就象一棵幼苗,長成了參天大樹,立在峰頂上,給攀登的人們提供綠蔭,又舉起雙臂高呼:歡迎你們,攀登的勇士們!在他的綠蔭里,在他的呵護下,勇士們有了更大的勇氣和力量。
他的成長歷程使人不覺想起了黃葛樹。
黃葛樹,很普通的樹。他可以生在肥沃的田野里,也可以長在貧瘠的土地上,還可以斜插在懸崖絕壁。
他從一顆嬌嫩的幼苗開始成長,用細小的根緊緊抓住大地,貪婪地吮吸大地母親的乳汁;展開每一片細小的葉子,恣意地吸收陽光雨露;他還嫌不夠,還從樹干上長出一束束須根,深入大地,像嬰兒的臍帶,連著母親的身體,吸收母親的營養(yǎng),很快長成一顆參天大樹。
他頭頂烈日,腳踏大地,不怕狂風暴雨,不怕電閃雷鳴,傲霜斗雪,永不屈服。每當暴雨來臨時,一個又一個驚雷打得他遍體鱗傷,肢體斷裂,毛發(fā)盡燒,但他仍然緊緊抓住巖壁,巍然挺立,不多時,又長出了新的肢體和全新的毛發(fā),繼續(xù)頑強地生長。
他不只顧自己成長。當他長到足夠高的時候,就敞開胸懷,伸開雙臂,招呼眾樹:來,我們一起成長。他給眾樹擋住暴風雪,讓眾樹茁壯成長。
黃葛樹長得很高,很壯,最早看見暴風雨的來臨,最早迎接東升的旭日。他有粗大的枝,有茂密的葉,他向人類提供的,是新鮮的空氣和夏日的蔭涼。在大呼改善環(huán)境的今天,這種新鮮的空氣顯得特別珍貴。
難怪黃葛樹被3000萬重慶人民選為市樹。
曾蘇民,他就像一棵根深葉茂的黃葛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