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推動長江經濟帶發(fā)展重要戰(zhàn)略思想,適應長江三峽工程和上游水庫群聯合運行帶來的水沙條件新變化,以及防洪、發(fā)電、航運、供水、生態(tài)等水資源綜合利用的新需求,科學協(xié)調黃金水道保護與開發(fā)之間的關系。2018年7月4日至5日,中國工程院重點咨詢研究項目“長江黃金水道保護與開發(fā)戰(zhàn)略研究”組織開展了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工程現場調研及座談會。項目負責人張建云院士以及鄭守仁、郭仁忠、鈕新強、胡春宏、吳志強等5位院士,中國工程院三局巡視員安耀輝,長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建設工程指揮部指揮長任建華、長江航務管理局副局長朱汝明、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丁軍華、江蘇海事局副局長徐偉,以及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長江航務管理局、長江航道局等單位共40余人參加了此次調研。
4日,調研組由南京海事基地碼頭乘船赴和暢洲察看左汊潛堤工程、右汊進口段切灘工程及落成洲生態(tài)護岸工程,聽取江蘇海事局副局長徐偉介紹有關深水航道建設與運營的總體情況、海事部門服務保障的主要工作、長江江蘇段的通航環(huán)境特點、長江黃金水道保護與開發(fā)的建議等方面的情況。
5日上午,調研組考察了張家港海事基地碼頭溢油應急設備庫,并乘船現場察看了福姜沙左緣整治工程及雙澗沙整治工程。5日下午,調研組在南通市召開座談會,與會院士專家就開發(fā)與保護的協(xié)調、港口的承載能力、信息化水平、航道的安全形勢、危險物運輸、生態(tài)困境、長江航運極限、交通水利聯合規(guī)劃治理等內容進行了研討。
座談會現場
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工程全長283公里,自蘇州太倉溯流而上,經沿江八市至南京新生圩,對接已經建成的長江口深水航道,實現南京至長江出海口全程通航5萬噸級船舶,兼顧10萬噸級及以上船舶減載或乘潮通航。工程于2018年4月建成并于5月8日試運行。本次調研著眼于厘清黃金水道與防洪安全、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重大水利工程安全之間的關系,為長江黃金水道保護與開發(fā)提出有關行動計劃和相關建議。
(徐曉騰、唐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