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士祿,1925年11月18日出生于廣東省海豐縣,男,漢族,廣東省海豐縣人,核動力專家。中共黨員。1956年畢業(yè)于莫斯科化工機械學院,后又在莫斯科動力學院核動力專業(yè)進修,1958年結業(yè)回國。曾任造船工業(yè)部副部長兼總工程師、水電部副部長兼總工程師、廣東省委常委、中國核潛艇第一任總設計師、中共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F(xiàn)任中國核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顧問、中國核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核動力學會名譽理事長。
長期從事核動力研究設計工作,是我國核動力領域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在20世紀60年代,主持了潛艇核動力裝置的論證、設計、試驗以及運行的全過程,并參加指揮了第一代核潛艇的調(diào)試和試航工作;參加、組織研制成功的耐高溫高壓全密封主泵達到了當時的世界先進水平;在80年代初,提出投資、進度、質(zhì)量三大控制要素,為大亞灣核電站工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秦山二期核電站的建設中,提出“以我為主,中外合作”,自主設計、建造兩臺60萬千瓦機組的方案,并親自計算主參數(shù)、進度與投資,為秦山二期工程提供了可靠的科學依據(jù)。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85年,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1988年獲國防科工委為表彰優(yōu)秀總設計師頒發(fā)的《為國防科技事業(yè)做出突出貢獻的榮譽狀》;1996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17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